黄土窑洞在水作用下的变形过程机理研究
CSTR:
作者:
中图分类号:

TU361

基金项目: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2014KTDZ03-01-02);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7ZD-SF-087)


Study on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loess cave under water action
Author: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19]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在实地调查和模拟黄土窑洞在不同黄土含水率条件下各主要部位应力与位移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对黄土窑洞的敏感部位及其变形破坏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将黄土窑洞的变形发展过程归纳为四个阶段,得出黄土窑洞抗力主要来源于黄土自身结构和窑洞拱形结构提供的抗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经过验证的经济可行的防护措施。

    Abstract: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simulations of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loess cave dwelling under different water content conditions of loess,this paper studies the sensitive parts of loess cave dwelling and their deformation and destruction processes. The process of the deformation of loess caves is summarized into four stag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sistance of the loess cave dwelling comes mainly from the loess' own structure and the resistance provided by the arch structure of the cave. Finally,the economically feasible protectiv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参考文献
    [1] 陈莉粉. 黄土地区窑洞建筑中结构稳定性的研究[D]. 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2.
    [2] 许方义. 用ADINA软件对庆阳地区黄土窑洞的模拟计算与分析[D]. 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0.
    [3] 张玉香,田兴运. 窑洞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Z)146-149.
    [4] 刘小军,王铁行,韩永强,等. 黄土窑洞病害调查及分析[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3(6):996-999.
    [5] 孟龙,倪万魁,唐丽莎,等. 节理对黄土窑洞灾害的影响性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12,20(S):102-107.
    [6] 王念秦,张帅. 基于正交设计的窑洞稳定性敏感性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28):119-124.
    [7] 张永双,张士运,曲永新,等. 黄土高原北部坍窑灾害的形成机理分析[J]. 地球学报,2004,25(5):565-569.
    [8] 吴成基,甘枝茂,孟彩萍. 陕北黄土丘陵区窑洞稳定性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33(3):119-122.
    [9] 童丽萍,张晓萍. 濒于失传的生土窑居营造技术探微[J]. 施工技术,2007,36(11):90-92.
    [10] 童丽萍,韩翠萍. 传统生土窑洞的土拱结构体系[J]. 施工技术,2008,37(6):113-116.
    [11] 姬栋宇. 生土窑洞结构体系的力学分析[J]. 中国建设教育,2009,10(10):23-25.
    [12] 黄才华,王泽军. 窑洞建筑的结构分析[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1):46-48.
    [13] 杨志威. 黄土窑洞构造防水技术的工程试验研究[J]. 灾害学,1997,12(2),77-81.
    [14] 王娟. 榆林南部地区城镇中传统窑居建筑更新与发展[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15] 梁庆国,李杰,李德武. 黄土隧道围岩分级研究的若干问题[J]. 岩土工程学报,2011,33(Z1)170-176.
    [16] 郝军洲,武长贵. 黄土公路隧道围岩级别划分浅论[J]. 青海交通科技,2012(3):20-22.
    [17] 杜世回. 基于稳定性概念的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2012(9):77-80.
    [18] 陈寿堂,吴秋军,杨家熙,等. 特殊隧道围岩的分级方法探讨[J]. 隧道建设,2011(3):307-310.
    [19] 朱登武. 陕北黄土隧道围岩分级指标研究与开挖过程数值模拟分析[D]. 西安:长安大学,2017.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李康,倪万魁,刘魁,赵阳.黄土窑洞在水作用下的变形过程机理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自然版,2018,35(4):16-2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763
  • 下载次数: 807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18-06-11
  • 在线发布日期: 2018-12-27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