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广大南方乡村地区存在的空斗墙砌体结构进行相关动力检测,建立了不同工况的空斗墙砌体结构有限元模型,采用模态分析法对其结构响应进行定性判断,并运用反应谱分析法对其结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烈度下空斗墙所受的平均剪应力约为同尺寸实砌墙的55%;空斗墙房屋的门窗洞口、纵横墙交接、楼板和墙体搭接、突出的楼梯间等部位是其抗震薄弱部位;虽然空斗墙结构形式较为复杂,但是采用圈梁构造柱的传统构造措施仍然可以提高其抗震性能。
摘要: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粗放到精细的两阶段两尺度分析方法,对国内首个圆弧形底面扁平钢箱梁在运营状态下的局部应力进行分析。用大尺度单元建立全桥模型,用小尺度单元建立梁段模型。通过分析全桥模型获得梁段模型的边界约束力。在此基础上,利用梁段模型研究钢箱梁在恒载和活载作用下顶、底板的应力响应。研究表明:圆弧形底面扁平钢箱梁顶、底板均存在剪力滞现象,U肋对跨中截面应力分布的影响大于墩顶附近截面。圆弧形底面钢箱梁的底板正应力不均匀程度略大于折线形底面钢箱梁。
摘要:采用两种假定的层状土介质模型,通过快速标量法和薄层刚度法分别计算Rayleigh波的频散曲线,包括两层介质和三层介质两种地基土模型,分析对比了层状介质土Rayleigh波的频散特性,发现在低频阶段薄层刚度法计算效果优于快速标量法,在高频区域二者差别不大。
摘要:根据泉州市区6根现场试验桩的实测资料,对PHC桩上拔荷载-桩顶位移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基于1stOpt操作平台,选用Levenberg-Marquardt结合Universal Global Optimization-UGO的拟合方法,选用双曲线模型、幂函数模型和双曲线幂函数组合模型对6根现场试验桩的拟合。结果表明双曲线幂函数组合模型的拟合精度最高,相关系数R超过0.9999,基于该数学模型的PHC桩上拔荷载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一般为-0.48%至0.55%;相对于试验报告给出的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为1400kN,根据拟合曲线预测的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高达59.13%。
摘要:通过对6根配置不同强度、不同箍筋间距的高强混凝土柱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混凝土轴压柱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和裂缝开展规律、箍筋约束混凝土的机理、箍筋间距和箍筋强度对混凝土轴压柱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伴随着箍筋间距的加密和箍筋强度的提高,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和峰值应变有着显著的提高。
摘要:基于Timoshenko梁变形理论,建立功能梯度材料梁在均布载荷作用下的弯曲控制方程,寻找均匀梁和非均匀梁的控制方程的相似性,将功能梯度材料梁的弯曲求解转化为均匀梁的弯曲求解与相似转换系数的计算。通过理论推导和相似性分析证明,功能梯度Timoshenko梁的弯曲解与同样尺寸、边界条件和载荷条件下的均匀材料Timoshenko梁的弯曲解成正比,这个比例常数完全由材料的非均性质参数确定。
摘要:通过对轴向流动中粘弹性圆柱体微单元的受力分析,运用D'Alembert原理建立了其运动微分方程。然后引入Kelvin模型的微分算子,得到了轴向流动中Kelvin模型粘弹性圆柱体的运动微分方程,最后再分别引入无量纲量将Kelvin模型的微分方程化为无量纲方程。
摘要:本文针对钢筋在弯曲过程中的大变形及非线性的特点,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钢筋弯箍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钢筋的弯曲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钢筋在不同时刻的弯曲应力变化情况。当钢筋弯曲角度接近于零时,钢筋产生的最大应力发生在与弯箍转套接触部位;随着时间的增大,与箍筋模接触部位的应力迅速增大,且应力最大值逐渐由钢筋的边缘部位向中心部位靠近。
摘要:横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属于后张有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钢筋张拉有别于常规后张法施工。本文利用ANSYS软件对横张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张拉施工阶段的受力情况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粘结锚固区域和插销定位区域混凝土受力变形的规律,为横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摘要: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用正交试验法探讨砂子、水泥、白灰掺量对粉煤灰地质聚合物强度的影响。采用适当的配比,其28d后抗折强度达到5.28MPa,抗压强度达到27.49MPa,可以应用于建筑的承重墙及其它承重建筑。
摘要:以取自大别山西段七里坪的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例,使用矿物热力学数据库和THER-MOCALC程序(3.33版),计算了0.3~1.5GPa和450~650°C条件下的P-T视剖面相图,讨论了该类岩石中金红石、钛铁矿与榍石矿物稳定的P-T条件,分析了该岩石从高压条件近等温降压过程中金红石的退变质作用。研究表明,金红石具有较高的稳定压力,一般大于0.75GPa,压力低时稳定范围仅局限于较低温的小区域内;榍石具有小于565°C的较低温度和0.35~1.40GPa的压力范围,榍石可与金红石共生,但其P-T条件处于榍石稳定域边缘较狭窄的范围内;在温度大于475°C、压力低于0.75GPa的区域,金红石可与钛铁矿共生,钛铁矿则稳定于温度大于570°C、压力低于0.55GPa的范围。根据金红石向钛铁矿的转变及体系含水量,约束该片麻岩角闪岩相退变质P-T条件为压力0.55~0.75GPa且温度大于570°C。
摘要:针对富营养化水源水含藻量高的特点,分别采用生物过滤、臭氧预氧化-生物过滤、高锰酸钾预氧化-混凝沉淀和混凝-气浮四种不同处理工艺,研究了各工艺对高藻水源水的除藻效果。结果表明:生物过滤预处理对原水中藻类的去除率介于58.55%~75.89%,平均去除率为69.04%;当臭氧投加量为1.5mg/L时,臭氧预氧化-生物过滤工艺对原水中藻类的平均去除率可达85%以上;在PAC投加量为15mg/L、高锰酸钾投加量为0.8mg/L时,高锰酸钾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可以取得90%以上的除藻率;混凝-气浮工艺的除藻率介于87.86%~94.18%,平均去除率可达90.68%。
摘要:采用超滤与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处理某水厂沉淀池出水,对比不同浓度(0、10、20和40mg/L)粉末活性炭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及对膜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末活性炭浓度的增加,粉末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对UV254和CODMn的去除效果也增强。同时,粉末活性炭可以有效延缓膜污染,对维持超滤膜长时间稳定运行起到重要作用,膜在污染后经过化学清洗后可以基本恢复。
摘要:针对n维闭包腔函数优化问题,把单纯形自映射不动点算法与遗传算法结合进行求解。首先将解空间利用同胚映射转化为n维标准单纯形,然后对n维标准单纯形进行K2(m)剖分和相应的整数标号得到个体的承载单纯形顶点的标号信息,依据顶点信息和函数设计编码和遗传算子,当个体的承载单纯形是全标单纯形时,算法终止,得到优化问题的近似解。算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6代之内完成收敛,显示了极高的全局优化形态与计算效率。
摘要:将信息分组的方法应用于定位过程中,以方差的无偏估计是否符合误差假设作为定位参照集选取依据,提出一种能抵抗轻量级攻击的AR-TDOA定位算法。将该算法与基于TDOA测距的定位算法和SeRLoc安全定位算法在定位误差、计算开销与稳定性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同攻击强度下三者定位误差大小顺序依次为TDOA>SeRLoc>AR-TDOA。虚假锚节点数量越大,基于TDOA测距和SeRLoc的定位误差也越大,而基于AR-TDOA算法的定位误差则能保持在较小程度内。因此在增加少量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AR-TDOA算法能够改善定位的稳定性。
摘要:分析了管片拼装机垂直升降油缸举升机构和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的异同,得出采用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在空间的布置以及结构性能方面都优于采用垂直升降油缸举升机构。通过对管片拼装机的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进行建模分析,并采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进行优化设计,对比优化前后液压油缸受力曲线,得出优化后的液压油缸受力明显小于优化前。
摘要:将三角模糊数引入到网络计划的时参计算中,应用三角模糊数加法运算定理计算模糊最早时间,应用Minkowski模糊减法运算定理计算模糊最迟时间和模糊时差。将模糊分布理论与线性规划理论相结合,建立求解模糊时差的线性规划模型,以克服时差计算中可能出现的模糊数为负值或模糊分布为非凸模糊数等无意义问题。与基于分层线性规划理论及模糊时差修正理论的计算方法相比较,该模型得到的模糊时差始终为正值,模糊分布为凸模糊数,并且计算量小。
摘要:结合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快速的全局收敛性和蚁群优化(ACO)算法较强的寻优能力,提出了一种融合PSO算法和ACO算法的混合算法。首先利用PSO算法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产生各粒子的最优位置值;然后对ACO算法的蚂蚁总个数进行调整,在保证算法全局搜索能力的同时,避免陷入局部最优;最后利用改进的ACO算法对最优位置值做进一步优化。将该混合算法应用于轻钢结构优化设计中,建立优化设计模型。以轻钢门式框架为例,利用该模型进行优化分析,并与文献[11]中改进模拟退火算法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混合算法经过61次迭代后能够求出较好的全局最优解,合理可行。
摘要:研究了钙基膨润土和钠基膨润土对废水中铜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钠基膨润土和钙基膨润土的吸附行为都依赖于溶液的pH值,初始离子浓度和吸附剂用量。在低pH值时主要是H+与Cu2+竞争吸附位。pH值在3到7时基本的吸附机制是离子交换的过程。在高pH值(>8.3)时,在膨润土颗粒表面形成氢氧化铜的吸附或沉淀。随初始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去除率降低,而吸附剂的单位吸附量迅速增加。Cu2+浓度为40mg/L时,钠基膨润土和钙基膨润土的去除率分别达98.4%和81.2%。钠基膨润土和钙基膨润土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6mg/g和12mg/g。
摘要:针对孤立点检测算法的一些弊端和煤矿安全预警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基于距离和孤立点检测算法对瓦斯浓度的异常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出设备异常数据、噪声数据和瓦斯突出孤立点数据,通过挖掘孤立点来发现真实的潜在的信息,保证安全预警的准确性。
摘要:本研究测定了平菇菌糠腐熟后的氮、磷、钾含量,提取了腐熟菌糠的水溶性和醇溶性物质以及腐殖质。用这些提取物对莴笋、玉米、茄子和黄瓜进行了苗期叶面喷施正交试验,其植物促长结果为:平菇腐熟菌糠含全氮0.21%、全磷0.95%(以P2O5计)、全钾0.62%(以K2O计);腐熟菌糠的水提物、乙醇提取物和腐殖质提取率分别为4.05%、0.31%和23.31%;作物苗期最大叶片的长度增量对喷施处理反应敏感,可在较短时间对不同活性物的促长效果做出评价;腐殖质的促长作用最大,对叶片长度的促进效果是商品叶面肥诺贝宁的1.48倍,是乙醇提取物的1.34倍,差异显著。水提物的作用略差于乙醇提取物,略好于诺贝宁,但差异都未达显著水平。
摘要:在丘陵区篱壁栽植的果园中,行向随坡向而变化,为了满足一定的光照条件,树冠间距也因地面坡度而不同。本文利用天文三角公式计算北纬40°地区春、秋分点太阳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同时计算树体的影长,并确定其影长系数,依太阳方位角与影长系数的关系绘出影顶线图。然后根据设计的行向,利用影顶线图求得在不同地面坡度情况下的树冠间距。其中南坡、南北行向时,树冠间距应为d=h.ctga.sinA.cosi;东坡~北东(NE)45°范围坡向、南北行~南东(SE)45°行向时,d=d1-Δd =h·cosA1·(tgt2-tgt1)/[1+tgi· ctgα2· sin(A2-A1)]· cosφ。算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摘要:为研究膜孔灌灌施条件下氮素运移转化分布规律,利用研制的膜孔点源入渗装置,在室内进行灌施条件下的氮素入渗试验,测试不同尿素肥液浓度下膜孔累积入渗量及土壤中氮素含量。结果表明:累积入渗量随灌施肥液浓度增大而增大;尿素肥液浓度对土壤中铵态氮及硝态氮含量在剖面分布影响较小,对其含量影响较大;转化生成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土壤硝态氮分布范围随灌施肥液浓度增大而增大。
摘要:针对RED算法在网络拥塞控制中使得队列波动较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归一化最小均方(NLMS)算法,并研究了NLMS算法在主动队列管理中的具体实现。仿真实验通过对NLMS算法、RED算法、REM算法、LRC-RED算法性能的比较,表明NLMS算法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且能够提高队列稳定性,降低丢包率。
摘要:解决Java多线程同步的方法是在需要同步的方法签名中加入synchronized关键字,使用synchronized对需要进行同步的代码段进行同步,或使用JDK 5中提供的java.util.concurrent.lock包中的Lock对象。为解决多个线程对同一变量进行访问时可能发生的安全性问题,不仅可以采用同步机制,更可以通过JDK中加入的ThreadLocal来保证更好的并发性。
摘要:为了解决复杂层次结构中方案排序问题,将排序度量映射到高维状态空间,挖掘隐藏在指标隶属度中的分类信息,利用区分权滤波算法将一维空间上无法实现的非线性序关系转换转化为高维空间上隶属度向量间的非线性转换,通过计算底层方案对目标的影响度,实现底层指标排序,建立基于非线性序转换的层次分析模型。以某矿出现渗漏的污水坝为例,根据拟采用的4种防渗加固方案以及6种衡量方案优、劣的指标构建三层递阶层次结构,并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模型能够实现非线性序转换,可以作为解决复杂层次结构中方案排序的一种实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