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41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阻锈剂对海砂硫铝酸盐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影响

      2024, 41(5):1-7.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24.05.001

      摘要 (17) HTML (0) PDF 3.87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海砂替代河砂制备海砂硫铝酸盐混凝土(SACS),以海砂普通硅酸盐混凝土(OPCS)为对照,研究SACS的氯离子固化性能,并采用硬化砂浆阳极极化法及钢筋失重率法研究不同阻锈剂(单氟磷酸钠、亚硝酸锂和三乙醇胺)及其掺量(0%、0.5%、1%、1.5%、2%,即阻锈剂与硫铝酸盐水泥的质量比)对海砂硫铝酸盐水泥砂浆(SS)中钢筋极化电位和钢筋锈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标养28 d后SACS氯离子固化率较OPCS高约18%,SS中钢筋极化电位略高于海砂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OPCS);在SS中掺入阻锈剂能使钢筋极化电位正移,失重率降低;掺入1.5%三乙醇胺阻锈效果最佳,钢筋极化电位变化满足规范要求,钢筋失重率仅为0.014 2%,与未掺入阻锈剂相比降低约91%。

    • 基于改进视图聚类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识别方法

      2024, 41(5):8-15.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24.05.002

      摘要 (15) HTML (0) PDF 11.92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实现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存放和装配过程的智能化,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视图聚类的在线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在信息瓶颈算法中加入标签信息嵌入和标签信息固化两个环节,将传统视图聚类算法改进为可用于装配式建筑构件在线识别的无监督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在天津某工业化建筑公司的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识别精度达到90%以上,优于Softmax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贝叶斯网络等有监督模式识别方法。

    • 不同种类软土与杂填土互嵌沉降试验研究

      2024, 41(5):16-26.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24.05.003

      摘要 (10) HTML (0) PDF 10.26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种类软土与杂填土互嵌沉降的规律,以下卧的淤泥软土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不同软土种类在不同荷载及不同液性指数下与上覆杂填土的室内互嵌沉降试验。分析了不同种类软土与杂填土地基在50,100,150 kPa下总沉降、固结沉降及互嵌沉降随时间发展规律,以及不同种类软土分别在液性指数为0.8、1.0、1.2与杂填土地基在100 kPa下总沉降、固结沉降及互嵌沉降随时间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土样互嵌沉降量与互嵌沉降完成度分别随荷载及液性指数的增大而增大,对于不同土样来说,高液限土的互嵌沉降大于低液限土的互嵌沉降,互嵌沉降完成度在不同的液性指数下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 Mn2+污染后膨胀土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2024, 41(5):27-35.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24.05.004

      摘要 (7) HTML (0) PDF 19.86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污染后膨胀土的力学特性问题,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直剪试验探讨宏观现象上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结合电镜扫描试验分析微观结构上的变化规律,并在X射线衍射试验后,采用了JADE分析软件对所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定量物相分析,得出试样的各物相含量占比的变化趋势,以此来探讨膨胀土力学特性的变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压实度与Mn2+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最优含水率的膨胀土试样强度最高;在初始含水率相同的条件下,试样的强度、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均随着Mn2+浓度的增大而呈现出增大的趋势;由JADE定量分析物相表明,受Mn2+污染后土体内SiO2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原因为MnSO4溶液中的Mn2+水解后间接导致了膨胀土试样中的硅酸盐类矿物也发生水解,释放了SiO2,增大了土体颗粒间的胶结作用,使得土体整体性、稳定性提高。

    • 干湿循环对自密实水泥土力学特性影响研究

      2024, 41(5):36-43.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24.05.005

      摘要 (9) HTML (0) PDF 8.24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究干湿循环对自密实水泥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水泥掺量下的自密实水泥土在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探讨了自密实水泥土的外观破损程度和强度劣化规律,并根据强度衰减规律,建立循环次数与劣化后强度的经验公式。研究发现干湿循环作用下自密实水泥土第j次循环后的强度衰减率是第1次强度衰减率的j0.3倍;自密实水泥土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强度会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试样的破坏类型由脆性破坏变成塑性破坏。

    • 不同电极材料在两种含水率下电渗效果试验研究

      2024, 41(5):44-49.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24.05.006

      摘要 (6) HTML (0) PDF 8.54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黏土为试验对象,采用自制的一维水平电渗装置,分析排水量、电流、能耗、土体最终含水率等参数,探究不锈钢、铜、铝三种电极材料在两种含水率下的电渗效果。结果表明:在两种含水率下三种电极材料的电渗效果均为不锈钢电极>铜电极>铝电极。初始含水率对不锈钢和铜电极影响较小,对铝电极影响较大,铝电极在较低的含水率下的电渗效果非常差;初始含水率会影响阳极的化学反应程度。对比三个电极材料在两种含水率下的试验得出土体初始含水率越高,排水效果越好,总能耗越大,但其单位排水量能耗较小的结论。

    • 130 m中承提篮系杆钢拱桥吊杆力优化与施工控制

      2024, 41(5):50-55,77.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24.05.007

      摘要 (7) HTML (0) PDF 6.28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对石家庄市泊水湾大桥进行研究,对采用零位移法、刚性支承连续梁法、最小弯曲能量法计算得到的合理成桥状态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正装迭代法计算三种不同张拉次序的吊杆张拉力,并用影响矩阵法修正杆力值,确定较优的张拉次序。研究发现,最小弯曲能量法得到的成桥吊杆力分布较均匀,端部杆力较中部杆力值偏差较大的问题基本消除,且拱肋最大弯矩较小,系梁和拱肋端部弯矩整体分布较均匀;对比三种不同的吊杆张拉次序,张拉次序一(由跨中至梁端依次张拉)从施工经济性和合理性等方面要优于张拉次序二(由梁端至跨中依次张拉)和张拉次序三(跳杆张拉);三组不同张拉次序下的吊杆力经过迭代,虽然吊杆力最大偏差值均有所降低,但是按照张拉次序一进行迭代计算的成桥吊杆力优于按照张拉次序二和张拉次序三迭代计算的成桥吊杆力。

    • 地铁盾构不同角度侧穿既有铁路桥梁桩基变形分析

      2024, 41(5):56-63.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24.05.008

      摘要 (10) HTML (0) PDF 11.89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铁盾构隧道侧穿既有铁路桥梁时,对桥梁桩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不同的侧穿角度又会引起二者交叉范围内土体和桥桩产生不同的变形。基于天津地铁4号线北段某区间盾构隧道下穿某铁路桥工程,建立隧道-土体-桩基-桥梁整体三维数值分析模型,结合工程实测,针对隧道与铁路桥成85°、80°、76°、70°夹角的4种侧穿工况,分析不同夹角下隧道掘进对桥梁桩基的影响。结果表明,穿越角度的改变会对桥梁桩基变形和受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穿越角度越小,其对桥桩变形影响越大,存在最佳的穿越角度。当实际工程中无法选定最佳穿越角度(90°)时,在隧道与桥桩间设置隔离桩加固能有效减小地表沉降和桩基变形,进而对既有桥梁起到保护作用。

    • 相变能+热泵供暖系统实验研究

      2024, 41(5):64-70.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24.05.009

      摘要 (5) HTML (0) PDF 9.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我国北方山区冬季没有合适热源供暖的问题,基于水-冰相变凝固换热原理,利用水相变的凝固潜热作为热泵机组的低温热源,设计研发了相变能+热泵供暖系统并进行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系统在凝固换热阶段,结冰厚度达到30 mm时,综合传热系数为151 W/(m2·K),系统有效能效比为3.52;本次设计循环周期为4 h,传热系数取150 W/(m2·K),确定U型蓄冰槽的储能量与换热量;融冰能耗占比为5.6%,融冰时间为26 min;实验系统可满足300 m2房屋的供暖需求。

    • 厚煤层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

      2024, 41(5):71-77.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24.05.010

      摘要 (11) HTML (0) PDF 19.2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水体下采煤时覆岩受扰动后可能导致顶板涌水问题,以掌石沟煤矿151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分段封堵测漏与钻孔电视法得到该工作面15#煤层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对模拟和实测成果分析表明:模拟和现场观测的导水裂隙带高度分别为49、48.3 m,最终确定导水裂隙带高度为48.3 m,裂采比为11.78,上界面岩层类型为砂质泥岩,厚度为4.2 m,距煤层约48 m。

    • 基于均匀设计的中深层U型地埋管取热潜力估算

      2024, 41(5):78-84,94.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24.05.011

      摘要 (6) HTML (0) PDF 2.54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对中深层U型井下换热系统的取热潜力进行估算,利用中深层U型地埋管换热模型编程进行了模拟验证,综合考虑土壤导热系数、竖直管长、地温梯度、水平管长、土壤密度与恒温层温度6个因素,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的方法设计了模拟试验方案,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6个因素与取热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取热量的预测方程,结果表明,利用土壤导热系数、竖直管长、地温梯度、水平管长与恒温层温度5个因素即可对中深层U型地埋管换热器最大稳定换热量进行预测,最大稳定换热量预测值与模拟值的平均误差为6.76%,最大相对误差为-9.88%。

    • 含水层储层多能互补系统的采热效果数值模拟分析

      2024, 41(5):85-94.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24.05.012

      摘要 (11) HTML (0) PDF 9.96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构建了一种基于含水层储层的多能互补系统,分析了含水层多能互补系统的地层温度响应特征和产水井温度变化规律,探讨了回灌温度、井底压差和井间距对产水井温度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响应面法分析了各因素的显著性。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延长地热井使用年限,并实现将波动性能量通过地层内的热量交换和平衡最终输出稳定能量的功能。提高回灌温度可减缓产水井温度的下降幅度,增大井底压差会缩短平衡产热时间并加速产水井温度下降,增大井间距导致产水井稳定时间延长并减缓产水井温度下降幅度。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分析出4个因素对产水井水温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井间距>井底压差>回灌温度>使用年限,交互作用中影响最大的为回灌温度与井间距。

    • 溶剂对Fe-MnOx催化剂的超低温NH3-SCR影响研究

      2024, 41(5):95-102.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24.05.013

      摘要 (7) HTML (0) PDF 10.81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制备过程中溶剂环境的差异对Fe-MnOx催化剂的影响问题,采用一步共沉淀法制备Fe-MnOx催化剂,探究了合成该催化剂过程中不同的溶剂环境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发现以甘油作为溶剂环境制备的催化剂有最佳的低温活性和抗硫能力。通过一系列的表征分析后发现,在甘油环境下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规则的颗粒形貌和颗粒尺寸、最大的比表面积、丰富且均匀分布的孔道结构、最高的Mn4+、Fe3+和Oα的含量,因而在50 ℃,GHSV=30 000/h的条件下,表现出80%以上的NOx脱除率和更好的抗硫能力。

    • 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云制造服务随机调度优化研究

      2024, 41(5):103-112.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24.05.014

      摘要 (12) HTML (0) PDF 4.33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云制造背景下分散的制造资源随机调度问题,将服务时间设置为不确定生产参数,建立随机调度模型,并使用与强化学习结合的改进灰狼算法进行求解以优化调度方案。从云平台、用户以及服务提供商三方出发,提出了基于不确定环境的多目标数学模型,同时,将灰狼优化算法与强化学习结合,使用Q-learning调整参数,并利用双种群分别进行探索和挖掘,防止陷入局部最优,并用于解决中大规模实例。通过对比实验评估算法性能,该算法在16组算例中性能均显示最优,能够提升加工效率并增加相关者收益,对算法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验证了参数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