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基于ABAQUS软件的单桩静载试验数值模拟
    高鲁超 叶生洋
    2015, 32(3):51-54.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15.03.012
    [摘要](7606) [HTML](0) [PDF 826.25 K](1631)
    摘要:
    为了分析桩基极限承载力分布传递规律以及研究提高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利用ABAUQS有限元分析软件并结合实际工程勘察资料,选择合适的桩土力学参数,对单桩静载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其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选择桩土力学参数,模拟得到的Q~S曲线与现场实测值基本吻合,说明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单桩静载试验是可行的。同时分析桩土之间不同摩擦系数μ对承载力的影响情况,摩擦系数μ值对提高单桩极限承载能力是有利的。因此,摩擦型桩基极限承载力主要靠桩侧摩阻力从桩顶传递到桩端;轴向力传递自上而下逐渐减少;桩土相互作用变化也是提高桩极限承载力的手段。
    2  邯郸东武仕水库表层水体多环芳烃的环境意义
    张景森 张静 张景广 巩佳琨 杜文堂
    2010, 27(2):54-59.
    [摘要](4036) [HTML](0) [PDF 667.13 K](1232)
    摘要: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邯郸市东武仕水库水样进行了16种EPA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定量分析,共检测出7种PAHs单体,总质量浓度为7.28μg/L。PAHs组成以4环和6环的高分子量PAHs为主,占总含量的79.6%,远大于低分子量组分。其中苯并(a)蒽占总量的51.8%、苯并(g,h,i)北占15.8%,其它依次是菲、茚并(1,2,3-cd)芘、苯并(b)荧蒽、芴和荧蒽。水库水体PAHs主要源于煤炭的不完全燃烧排污,其次是矿井排水。结果表明,PAHs总浓度和各单体浓度均较高,存在明显的多环芳烃污染,可能会对当地环境产生潜在的生态风险,应当引起人们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  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
    高岳林 刘俊芳
    2008, 25(4):107-109.
    [摘要](3723) [HTML](0) [PDF 274.46 K](1210)
    摘要:
    提出了-种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该算法在计算过程中自适应调整缩放因子,在搜索初期保持种群的多样性和增强全局搜索能力,后期有利于局部搜索提高算法的精度。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的避免早熟,提高了全局寻优能力。该算法的性能优于基本微分进化算法。
    4  钢结构施工过程人因失误因素AHP分析
    李张苗 寇新建 蒋萌 胡启平
    2014, 31(1):17-19.
    [摘要](3366) [HTML](0) [PDF 0.00 Byte](1797)
    摘要:
    1
    5  基于Ecotect模拟分析的校园建筑室内光环境研究
    孙敬
    2015, 32(3):78-82.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15.03.019
    [摘要](3154) [HTML](0) [PDF 1.87 M](1545)
    摘要:
    以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校园建筑为例,采用实地调研、仪器测试、Ecotect数值模拟、统计分析等方法,通过计算采光系数以及Ecotect模拟分析室内光环境,凭借数据的对比分析来了解不同室内材料、采光形式对室内光环境的影响。了解到为了获得合理的采光系数应当选用浅色的墙面和顶面,建筑师进行立面设计的时候不要加过多的装饰线条,窗户的形状、大小、位置高低应当根据室内空间的大小、形状、层高而定。
    6  位移边界对2D-FGM板热应力影响研究
    许杨健 刘文芝
    2015, 32(2):31-35.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15.02.008
    [摘要](3071) [HTML](0) [PDF 1.07 M](1831)
    摘要:
    考虑不同的位移边界条件,建立了常物性2D-FGM板研究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得到其冷却瞬态热应力场分布图形。位移边界条件对常物性2D-FGM平面区域冷却瞬态热应力分布影响颇大,在简支和一端固定情况下,2D-FGM板自由边界上的热应力σx=0;两端固定情况下,其左右两边界均形成上中下三个应力聚集,应力分布形状和数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将四周均设置呈固定约束后,热应力数值增长幅度较两端固定情况时更为明显。此结果为该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了准确的理论计算依据。
    7  饱和砂土中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邱月 黎冰 吴迪 王钰轲 刘勇
    2016, 33(2):25-29.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16.02.006
    [摘要](1832) [HTML](0) [PDF 967.24 K](945)
    摘要:
    为了确定砂土地基中倾斜荷载作用下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利用极限包络线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基于25组模型试验得到水平、竖向以及倾斜荷载作用下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极限承载力,结合假定得到的水平、竖向极限承载力系数,回归分析得出:水平和竖向极限承载力系数与荷载作用点位置Z/L服从幂函数关系;随着荷载作用点位置的逐渐增大,水平承载力系数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竖向承载力系数逐渐增大;归一化竖向极限承载力与归一化水平极限承载力之间服从二次抛物线关系,通过求平方根的形式即可得到倾斜荷载作用下沉箱基础的极限抗拔承载力。
    8  开关磁阻电机磁固耦合建模与分析
    马晓妮 张海军 高瑞贞 张京军
    2014, 31(1):94-97.
    [摘要](1640) [HTML](0) [PDF 1.72 M](930)
    摘要: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振动和噪声问题,本文应用麦克斯韦应力法,考虑铁磁材料的磁饱和和边缘磁通效应,对气隙磁密和电磁力进行分析计算,建立了定子系统的磁固耦合非线性模型。并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与二维有限元结果基本趋于吻合,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且符合电机实际动行特点,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9  淮河流域近70年极端水文气象特征分析
    陈素洁 鞠琴 郝振纯 王乐扬 徐海卿
    2020, 37(1):75-83.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20.01.013
    [摘要](1600) [HTML](0) [PDF 17.75 M](523)
    摘要:
    以淮河流域 23个气象站点1951—2016年的降水数据和蚌埠水文站的径流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线性拟合法、滑动平均法、非参数MK检验法分析了流域的降水和干旱的变化特征,并结合R/S分析法、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别分析了降水、干旱与径流的相关关系及长程记忆性。结果表明,除连续湿日外,淮河流域极端水文指数均呈显著增长趋势,突变年份集中在20世纪50、60年代初;近70年,年干旱频率达21.2%,轻旱比例最高,从年、季尺度来看,冬旱最严重,年、季干旱均呈现减少趋势;最大30天、15天降水径流相关关系均呈中度相关,汛期、非汛期降水距平与径流相关关系分别呈中度和弱相关,未来4~11年,最大30天降水和径流、汛期和非汛期的降水距平及径流均呈不显著增长趋势。
    10  再生粗骨料粒径对再生混凝土早期开裂影响研究
    安新正 郭恒 李莎莎 张结太
    2014, 31(1):1-5.
    [摘要](1599) [HTML](0) [PDF 1.31 M](1095)
    摘要:
    采用平板约束试验方法,对5~15 mm、15~25 mm、25~31.5 mm三种级别再生粗骨料粒径的再生混凝土(RC)和粉煤灰再生混凝土(FRC)分别进行早期抗裂性能(龄期:0~24 h)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粗骨料粒径级别范围内,25~31.5 mm级别再生混凝土试件的早期开裂损伤最小;而对粉煤灰掺入量为15%的粉煤灰再生混凝土来说,粒径级别为15~25 mm的早期开裂损伤最小,表明粉煤灰掺入量与粗骨料粒径之间存在一个优化掺入量,在这个优化掺入量情况下,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的早期抗开裂性能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11  细长钢管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应变测试
    谢志涛,孙 涵,黄文金
    2014, 31(1):13-16.
    [摘要](1492) [HTML](0) [PDF 0.00 Byte](1196)
    摘要:
    谢志涛,孙 涵,黄文金
    12  考虑地基非线性的混凝土高坝地震损伤研究
    李峰 郑晓东 马静 穆征
    2017, 34(2):56-61.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17.02.011
    [摘要](1365) [HTML](0) [PDF 3.74 M](993)
    摘要:
    针对传统的线弹性模型不能准确模拟强震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地震响应问题,本文分析了坝体和地基同时考虑材料非线性时的鲁迪拉碾压混凝土坝地震损伤特性,其主要结论如下:地基岩体和坝体均采用非线性材料时,与坝趾相接处的地基产生损伤开裂,并随着地震动的持续,损伤裂缝逐渐向地基深度方向扩展,从而使得坝体应力重新分布,坝基交界处的应力集中释放,导致坝基交界处不会产生地震损伤。因此,坝体产生的地震损伤区域和损伤程度均有所减小,使坝体更偏安全,其结果更接近实际。
    13  弹性索参数对三塔悬索桥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闫聚考,李建中,彭天波
    2014, 31(1):9-12.
    [摘要](1340) [HTML](0) [PDF 0.00 Byte](1589)
    摘要:
    闫聚考,李建中,彭天波
    14  软土地区群桩效应影响因素的有限元分析
    苑利飞 鹿群 杨海勇
    2013, 30(4):50-53. DOI: 10.3969/j.jssn.1673-9469.2013.04.013
    [摘要](1272) [HTML](0) [PDF 2.17 M](420)
    摘要:
    针对天津滨海地区软土地基,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进行群桩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讨论了在不同桩长、桩径、桩距以及不同桩数等情况下群桩效应系数以及承台底土分担荷载比例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群桩效应系数随桩长、桩径和桩数的增加减小,桩距对群桩效应系数影响很小,承台底土分担的荷载比例随着桩距和桩径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桩长和桩数的增加而减小。
    15  浮游细菌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关系研究
    赵海萍 陶建华 李清雪
    2008, 25(3):101-105,100.
    [摘要](1267) [HTML](0) [PDF 524.25 K](452)
    摘要:
    于2005年5月~10月对渤海湾的浮游细菌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3个航次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渤海湾表层水体中,细菌丰度与叶绿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且10月份它们的相关性高度显著(r=0.845,p<0.01);海洋细菌的生物量占浮游植物初级生产量的0.355%~56.25%;三个季节BB:PB的空间变化都有外海大于近岸的趋势;8月份外源有机物是影响此季节海洋细菌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10月份的初级生产是影响渤海湾水域浮游细菌分布的重要因素。
    16  从粉煤灰中浸出锂的工艺研究
    侯晓琪 李彦恒 代红 侯永茹
    2015, 32(1):58-61.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15.01.016
    [摘要](1250) [HTML](0) [PDF 668.88 K](1276)
    摘要:
    研究了从粉煤灰中浸出锂的工艺条件、粉煤灰粒径、碳酸钠溶液浓度、用量, 浸出温度对锂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粉煤灰先研磨至细颗粒再水磨成糊状, 用50 g/L 碳酸钠溶液在140℃下浸出2 h, 控制液固质量比100:1, 锂浸出率最高可达70%。
    17  考虑渗压的二长花岗岩流变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李尧 王伟 王如宾 朱其志 王辉 刘志航
    2020, 37(1):30-34.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20.01.006
    [摘要](1233) [HTML](0) [PDF 4.10 M](721)
    摘要:
    基于二长花岗岩的流变试验结果,采用Cross-plotting方法确定了有效应力系数,在广义Bingham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渗透压力损伤的流变损伤本构模型,对新的流变损伤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得到了流变损伤模型的参数。推导了模型的流变本构方程,并用该模型拟合了岩石流变试验的数据,拟合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很好地描述衰减流变和稳态流变过程,亦可描述岩石的加速流变阶段,从而证明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18  MATLAB与OpenACC结合实现中值滤波算法并行优化
    黄伟建 王月兴 黄远
    2019, 36(2):101-104.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19.02.023
    [摘要](1222) [HTML](0) [PDF 3.12 M](421)
    摘要:
    针对当前基于CUDA的中值滤波并行加速算法存在的编程复杂,图像数据提取和显示环节实现繁琐等问题提出了利用MATLAB和OpenACC结合的并行算法。该算法采用MATLAB实现图像的提取并转换成数组文件,之后利用OpenACC实现串行代码到并行代码的转换并处理MATLAB转换的数组文件,最后通过MATLAB将滤波后的数据显示成图像。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中值滤波算法的加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大量减少代码转换工作量的情况下加速效果较串行程序提升明显且与CUDA加速效果相当。
    19  基于PFC-COMSOL联合开展软土固结细观机理研究
    倪小东 尹学谦 蔡钟
    2017, 34(2):30-36.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17.02.007
    [摘要](1222) [HTML](0) [PDF 6.70 M](1953)
    摘要:
    基于细观颗粒离散元方法建立土体细观结构性模型,依据室内试验匹配模型细观参数,采用COMSOL软件进行土体内部渗流场求解,实现PFC-COMSOL联合开展软土固结研究,最终将分析方案与室内固结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PFC使用聚粒模拟絮凝状软土能较真实地再现海相软土的细观结构特性;结构性蠕变对软土固结沉降量有一定影响,软土压缩量应考虑蠕变的影响;软土固结过程中首先出现不均匀压缩,超孔压完全消散后,土体恢复均匀性。
    20  基于熵权可拓理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
    李万庆 闫方 孟文清 刘博
    2015, 32(2):105-108. DOI: 10.3969/j.issn.1673-9469.2015.02.026
    [摘要](1218) [HTML](0) [PDF 447.74 K](772)
    摘要:
    针对当前建筑施工项目中安全风险管理现状,综合考虑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技术、环境、管理等六大影响因素,构建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熵权理论计算指标权重,引入物元可拓理论综合评价模型,得到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等级。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提供借鉴。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