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37(2):13-16.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02 CSTR:
摘要:泰山“挑山工”精神发源于泰山,是泰山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充分挖掘泰山“挑山工”精神的精神特质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并将其寓于思政课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三位一体”的实现路径中,将有助于丰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新的精神力量。
2020, 37(2):17-20.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03 CSTR:
摘要:现代性社会是存在风险的社会。风险是系统地处理现代化自身引致的危险和不安全感方式。理性不及与公共决策失误、官僚制流弊与责任的缺失是造成风险的主要人为原因。风险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现代性社会应注重风险的防控与规避并确立科学有效的规避风险的策略与原则。规避风险的措施与方法包括:健全理性,努力使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完善制度,做到善制与善治的统一;唤醒良知,强化使命、责任与担当。
2020, 37(2):21-25.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04 CSTR: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体育工作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华民族所认同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精神气质、思维方式与行动纲要的总和,它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发展创新的内在需要。高校通过以中华体育文化精神为基石,融入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优化体育文化育人环境,让体育文化叫好又叫座;深入挖掘体育文化活动内涵,打造经典体育文化品牌;丰富体育文化载体形式,使体育文化育人产生倍增效果,多种实践途径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促推中华民族体育强国梦的实现。
2020, 37(2):26-30.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05 CSTR:
摘要:学科文化是学科的灵魂,是学科不断发展创新的精神源泉和内在动力。学科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应着眼全局,整体推进。学科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具有统一性,与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同构性,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具有生成性。培育大学生学科文化自信,要深入挖掘和整合学科文化内涵,不断创新和发展培育手段,最终达到浸润和形塑博学自信的新时代大学生的目标。学科文化自信的培育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术热情,促进学生和学科全面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以及践行使命担当的效用。
2020, 37(2):31-35.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06 CSTR: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它以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伦理学的本质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科学,是道德思想观点的系统化、理论化。虽作为两门不同的科学,有着各自的研究对象,但实际上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学科交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就是二者对于人的反身性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追求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作为人的最本质需求,客观上要求人们对自我反身性进行建构,而这种建构需要科学知识的指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伦理学的学术使命以及价值体现。文章就如何更好地发挥二者对于人的反身性的建构作用进行了论述。
2020, 37(2):36-40.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07 CSTR:
摘要:对高校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的现状、必要性进行分析,挖掘当前思政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整体教育水平、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并提出科学有效的措施,力求通过建立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发挥校园媒体辅助作用、加强媒介素质理论教育等方式,充分发挥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高校思政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大的促进作用。
2020, 37(2):41-45.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08 CSTR:
摘要:文章对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概念与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在要素聚合与结构生成的基础上,对该体系的形成过程进行剖析和研究。最后立足当今时代现状,提出治理体系构建与发展的有效措施。力求通过树立国家治理基本理念,调动多方力量参与构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方式,使治理体系更加科学完善,治理绩效不断提高。
2020, 37(2):46-50.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09 CSTR: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国际发展新形势、国内社会发展新趋势和大学生学习生活新态势出发,立足于丰富教育教学新内容、增添课程改革新形式、建构思政教育新话语、重塑思政队伍新形象的“四新”路径探索如何开展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20, 37(2):51-55.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10 CSTR:
摘要: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载体。在培养卓越法律人才过程中,实践教学平台虽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种种问题和不足,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实践教学平台缺乏特色、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形式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节、实践教学评估机制不够严格及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等。反思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思路,为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提高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质效具有重要意义。
2020, 37(2):56-60.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11 CSTR:
摘要:法治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历久常新的问题,尤其是法律实践教学近些年备受关注,传统法学教育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弊端长期存在。为解决这一问题,当今各法学院校主要采取的是“诊所法律教育模式”、“本科生司法实习模式”、“模拟法庭”模式等实践教学方法。“漾翅模式”是一种具有独创性的法学教育模式,并且有团队性、援助式代理等特点,契合了新时代法学教育的需求。推广“漾翅模式”,对新型法律实践教育模式的发展和法律人才培养道路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2020, 37(2):61-65.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12 CSTR:
摘要: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也为HR转型背景下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优良契机。基于此,文章介绍了HR转型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分析了HR转型对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的影响,探究了HR转型背景下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的教学现状,论述了HR转型背景下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的创新路径。
2020, 37(2):66-70.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13 CSTR:
摘要:目前国内对旅游扶贫的研究,大多是从旅游扶贫的模式、效应、战略思路等宏观方面的研究,文章立足于微观层面,分析福建省苏区老区红色乡村旅游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挑战,研究福建省苏区老区红色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及其长效机制,其实现路径包括:充分挖掘保护利用好RGB资源,助力苏区老区精准扶贫;彰显“红色”凝聚力和带动力,助推苏区老区红色旅游建设;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助力苏区老区脱贫攻坚;全面提升红色旅游扶贫的自身造血功能,助推苏区老区乡村振兴;引入“扶贫+区块链”技术及人才培养,助推苏区老区精准扶贫加力提效。
2020, 37(2):71-76.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14 CSTR:
摘要: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探究互联网使用对于家庭消费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的使用对于家庭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互联网的购物用途对于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工具变量回归也证明原结论是稳健的。在作用机理的探究中,发现家庭收入是互联网使用影响家庭消费的部分中介,即互联网通过增加收入进而提升了家庭的消费水平。最后,进行分样本回归,发现在城市、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中,互联网的使用促进家庭消费的效果更为明显。
2020, 37(2):77-81.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15 CSTR:
摘要: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积极响应国务院提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并全面落实“三条红线”的考核依据。冀南地区是河北省农作物的主要种植地区,以冀南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基于改进型TVDI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干旱情况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在降水量年际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京津冀农用地严重干旱的区域在2013年陡增。基于上述结论,本文重点探讨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冀南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对策,为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灌溉和节水的种植体系研究提供辅助支持。
2020, 37(2):82-85.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16 CSTR:
摘要:夜间经济作为都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拉动经济增长、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魅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0年1月,合肥市政府首次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打造“夜合肥”为主题的高品质夜间营商消费环境。为推动合肥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运用SWOT-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维度系统分析合肥发展夜间经济所面临的优劣形式与机遇挑战。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从系统谋划、亮点打造、完善保障、宣传营销等方面提出促进合肥夜间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而打造对标国际、业态丰富、包容多元的合肥夜间经济模式体系。
2020, 37(2):86-90.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17 CSTR:
摘要: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巨大。随着互联网智慧税务严征管时代的到来,我国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开展纳税筹划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界定了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和纳税筹划的概念,纳税筹划时应遵循的原则,分析当前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纳税筹划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遇到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建议企业从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日常业务处理的税务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与财务融合、投融资活动及企业战略管理几个层面实施纳税筹划。
2020, 37(2):91-94.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18 CSTR:
摘要:企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是企业自身伦理道德的内在要求。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中国及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这就更需要中小企业在这个特殊时期肩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梳理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文献,并从社会、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等维度研究了中小企业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2020, 37(2):95-99.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19 CSTR:
摘要: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是目前高校教育改革和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文章以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机制)为例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特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制)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策略,为我校机制专业的发展和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
2020, 37(2):100-104.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20 CSTR: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中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面临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实践应用能力不足、信息化技术不够、考编制难度加大、就业面相对狭窄等。根据滁州学院的办学方向和转型发展需求,结合地信学院在“3S”和现代测绘技术方面的优势,将地理科学专业定位于“土地整治工程”方向。文章围绕这一发展方向,从专业建设思路和规划、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教师培养和提升措施、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搭建等方面,探索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
2020, 37(2):105-109.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21 CSTR:
摘要: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疗工作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医患沟通能力来处理医患关系。这是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教学没有意识到医学生的发展环境,从而忽略了医患关系意识与沟通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很多医学生在进入实践环节后,存在不同的问题。临床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环节,也是医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核心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是临床教学的基本内容。唯有加强临床教学中医学生的医患关系认知,才能够从根本上让其重视医患关系对医疗工作开展的重要性。而在目前,对于临床教学中医学生的医患关系意识培养还存在缺失。笔者结合医学生的医患关系意识的内涵进行阐述,就其重要性加以明确,并且就临床应当如何开展医患关系意识教学进行探讨,以期望能够为临床教学提供帮助。
2020, 37(2):110-114.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22 CSTR:
摘要: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休闲体育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包括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学风与学习效果监控、教师教风与教学效果监控、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与效能监控、教学条件监控四大模块,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彼此促进,遵循“计划→执行→检查→处理”闭环循环,基本上促进了休闲体育专业内涵发展、培育了专业特色优势、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保障了专业可持续发展。但也存在:专业定位不够清晰;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缺乏休闲体育专业对口教师;管理部门分工不够清晰、职责不够明确、第三方评价过少;缺乏休闲体育专业场馆的突出问题。面对新生专业成长中的问题,各高校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并结合地方特色,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培养出休闲体育专业人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需求。
2020, 37(2):115-119.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23 CSTR:
摘要:对学生学习评价进行研究,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提出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此背景下,探讨多元化评价体系,提高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能力,确保学生培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优化和延伸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建立学生、教师、学习同伴、社会需求等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探索项目驱动型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与外部需求衔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2020, 37(2):120-124.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24 CSTR:
摘要: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大学生是主体之一,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是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基于此,文章首先研究了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2020, 37(2):125-129.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0.02.025 CSTR:
摘要:为满足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主要特点的新经济发展需求,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势在必行。基于新工科建设理念和BIM技术发展,对国内外BIM技术和BIM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我国高校BIM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并对高校土建类多学科协同BIM人才培养与实践进行探讨,通过分析BIM教学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应用环境、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BIM人才培养方向,完善BIM人才培养方案,搭建产学研一体化BIM平台,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提高师资力量,增加专业资源投入,优化BIM应用环境,建立人才培养综合能力评价考核体系,推动教学方法创新,深化校企合作等建议,为新形势下高校培养新型BIM应用人才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