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38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工程与管理
    • 乡村振兴中基层政府的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纠正机制

      2021, 38(3):1-6.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01

      摘要 (720) HTML (0) PDF 1.03 M (5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基层政府在政策实践过程中,面临一些政策执行困境,容易产生一些政策执行偏差。如果不能及时纠正这些偏差,不仅会影响基层政府自身职能的发挥,降低效率和质量,还会严重影响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降低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针对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偏差问题,来具体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偏差纠正对策,高效对接,科学统筹,合理安排,构建精准执行政策的长效机制,以保证基层政府对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维护公共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顺利实现乡村振兴的政策目标。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S省M县调研数据

      2021, 38(3):7-14.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02

      摘要 (665) HTML (0) PDF 1.10 M (4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顺利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提供了政策参考的蓝本,也促使农业产业化成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主要落脚点。该研究从农业产业化前、中、后期三阶段出发,综合考虑农民个人禀赋、政府政策、是否参加合作社及产后重点项目等维度,构建了农业产业化改善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框架,利用调研数据和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化能显著改善农民收入问题。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典型代表,合作社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显著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参与合作社产后重点项目这一农业产业化深化行为,更会促使农民增收。相对而言,文化程度较高、有技能、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农民收入增加的可能性较高。

    • 场所记忆视角下工厂单位社区遗产更新研究——以邯郸市邯钢百家村社区为例

      2021, 38(3):15-20.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03

      摘要 (512) HTML (0) PDF 13.78 M (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立足内涵发展、提升社区品质成为城市更新的热点。课题聚焦工业遗产范畴内的企业单位社区,对过往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通过实地调研掌握和反思邯钢百家村社区更新现状,从场所记忆理论出发对社区内的场所记忆媒介进行系统归类,探讨具有工业遗产特色的单位社区更新思路策略,对于推动工业城市转型、发扬地方特色意义深远。

    • 外部资源利用和中小企业成长能力演化机理

      2021, 38(3):21-29.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04

      摘要 (637) HTML (0) PDF 1.13 M (4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小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供给侧改革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现实问题是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广泛的资源约束,因此强化对外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能力极其重要,尤其是互补性和关键性外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在对外部资源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凝练出网络化嵌入、合作式集群和用户参与三种外部资源的利用方式。然后,通过建立SLIC分析模型概括出中小企业将外部资源演化成自身成长能力的分享机制、学习机制、整合机制和协同机制。逻辑上,分享机制和协同机制重在对外部资源的合理选择,学习机制和整合机制意在生成动态创新能力,形成持续竞争优势。最后选取科技型、制造型和服务型的中小企业各一家分别对其成长过程中的外部资源利用和能力演化机制进行文本检验分析。

    • 生态现代化建设:时代背景、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

      2021, 38(3):30-35.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05

      摘要 (601) HTML (0) PDF 1.06 M (4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生态环境治理到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理念以来,中国已经在多元层面上数次提到建设生态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问题。总体看来,全球环境问题的凸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挑战是中国推动生态现代化的主要动因。当前,中国生态现代化进程尚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生态问题在国家"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入到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逐步扩大生态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和文化宣传、建立常态化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行政文化的生态转型、推动绿色科技的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宏伟战略目标。

    • >政治 法律
    • 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思想探究

      2021, 38(3):36-40.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06

      摘要 (484) HTML (0) PDF 1.02 M (3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这一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理论根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迫切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思想有着丰富的意蕴,主要包括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属性、政治灵魂、价值旨归和责任担当、关键举措、坚强保障及其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铸就了百年辉煌。在我们党百年诞辰之际,中国共产党赓续坚守初心与承诺,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伟大新征程。

    •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路径探究

      2021, 38(3):41-45.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07

      摘要 (633) HTML (0) PDF 1.02 M (4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它赋予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新的时代特征和发展动力,使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理论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要从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化社会治理和传统政治文化等方面深入剖析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路径在发展中存在的困境,积极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国家治理现代化扎实推进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互为促进的良好格局,不断巩固和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和实践成果,为早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探索。

    • 基于多维社会网络结构的网络舆情分析

      2021, 38(3):46-52.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08

      摘要 (506) HTML (0) PDF 3.12 M (6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深入了解和掌控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建立舆情监测、预警和引导机制对舆论管理来说意义重大。该研究突破了现有网络舆情获取和分析停留在单体化理论研究阶段的现状,在总结了现有基于事件的舆情分析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社会网络结构的舆情分析模型。该模型从现实方法上实现对网络舆情的多视角分析、利用,进而为网络舆情的管理提供智能决策依据。

    • 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信念培育的探讨

      2021, 38(3):53-57.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09

      摘要 (519) HTML (0) PDF 1.02 M (4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工匠精神是一种包含了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等一系列良好品格的精神集合体,蕴涵了包括职业文化、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工匠精神与职业信念高度契合。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信念培育,有助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时代新人以及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精神渗透、三结合、外化于行等原则。具体途径有坚持主渠道,渗透工匠精神,增强职业认同;引导职业规划,定位工匠精神,培养职业情感;加强文化熏陶,感悟工匠精神,提升职业自信;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体验工匠精神,强化职业意志。

    • 以儒商精神助推中国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研究

      2021, 38(3):58-64.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10

      摘要 (423) HTML (0) PDF 1.05 M (3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儒家文化熏陶下,我国古代形成了以"仁"为核心,表现为贵和、守信、重义的儒商精神,其此种精神特质,塑造了儒商文化以德性为主的商业模式。中国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需要汲取儒商文化精髓并将之融入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建设,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支持。

    •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问题探讨

      2021, 38(3):65-69.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11

      摘要 (637) HTML (0) PDF 1.02 M (4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实现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受协同育人管理体制不健全、教育主体缺乏合作、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支撑不够等因素影响,当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需要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实现同向同行,健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管理体制,建立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常态化合作机制,营造二者协同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 如何破解金钱之债引发的“合同僵局”——以聚富公司诉赛某、王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为切入点

      2021, 38(3):70-76.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12

      摘要 (672) HTML (0) PDF 1.10 M (3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合同僵局并非伪命题,其在司法实践中真实存在。实践中由金钱之债引发的"合同僵局"时有发生。解除合同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不仅可以使双方摆脱合同的束缚,免去诉累,也可节约社会资源,优化市场资源配置。遗憾的是《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尽管为"合同僵局"提供了解决之法,但该条无法适用于金钱之债引起的"合同僵局"。在实践之中面对此类僵局,不同的法院的裁判路径不尽相同,且皆存在不足之处。目前,金钱之债造成的"合同僵局",最佳的路径选择应当类推适用《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第二款。

    • 紧急状态下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分析与制度探索——以健康码的应用为契机

      2021, 38(3):77-82.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13

      摘要 (490) HTML (0) PDF 1.07 M (3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应对2020年肺炎紧急状态的蔓延,全国各个城市采取了一系列采集与登记公民个人信息的防控措施,以维护城市安全、社会稳定和公民健康。而这些防控措施背后存在着信息滥用的隐忧,如何平衡紧急状态与个人信息保护,社会上存在讨论和争议。有鉴于此,该文拟以健康码的应用为契点,结合我国《民法典》中新增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分析提炼紧急状态下个人信息保护的特征和重点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紧急状态下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初步设想。

    • >文史哲
    • 《魏氏家藏方》在国内的流布考

      2021, 38(3):83-91.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14

      摘要 (554) HTML (0) PDF 1.08 M (4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南宋方书编撰之风盛行的背景下,受家族"儒医"情结影响,南宋人魏岘于宝庆丁亥年(1227年)在其家乡浙江四明(今宁波)鄞州碧溪刊刻了私家方书《魏氏家藏方》。该书在中国从1227年至今时隐时现、艰难传递。目前,对其在国内的流布问题进行历时探讨,从中可见该书的现世保存情况并得到启示:书籍的流布命运与其刊刻、保管及研究紧密相关;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的回归,任重而道远;中医古籍的发掘与整理是继承中医、发扬中医文化的基础。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成逻辑探究——基于唯物史观视角

      2021, 38(3):92-97.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15

      摘要 (620) HTML (0) PDF 1.08 M (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的实践联系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着对它们关系的认识程度。从唯物史观看,自然是被体验到、被认识到、被意识到和被实践的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认识,有生成演变逻辑。全球生态问题和发展问题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现实基础和必然要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强调人与自然内在同一性,是对马克思自然观的守正创新,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准确概括。

    • 当代承认话语的缘起·演进·指向

      2021, 38(3):98-102.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16

      摘要 (674) HTML (0) PDF 1.02 M (4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今时代,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人们之间的分歧、对抗乃至斗争日益凸显,而当代承认理论恰恰是适应时代需求并寻求解决之道的现实选择。所以剖析承认理论的历史演进和理论旨归,一方面有助于深刻理解承认理论的思想意蕴与精神价值;另一方面,也探究了人与人之间信任淡漠、道德缺失等"承认"问题的深层思想动因,进而为如何消解社会承认问题贡献了理论基础和价值导向,担负起构建共同体的文化支撑和实践导向。

    • >教育教学
    • 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特征及培养

      2021, 38(3):103-108.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17

      摘要 (425) HTML (0) PDF 1.19 M (3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归属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天然地具有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办学特征,教师的实践能力呈现出满足不同层级教学需求的技能操作性、教学实践性和应用设计性。受本科教育学科型人才培养范式、教师队伍建设结构性缺失、校地互动互惠共融机制不畅等诸因素影响,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面临困境。按照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导需求、契合高校和行业发展趋势、适合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高校应协调和凝聚校政企三方优势资源,统合构建"课程、项目、平台、机制"四位一体、良性互动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促进教师实践能力提升。

    • “三位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KGSIE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21, 38(3):109-113.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18

      摘要 (574) HTML (0) PDF 1.16 M (4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生态教育和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为理论依据,在综合KAB和SIYB两种创业课程优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出"三位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KGSIE课程体系,并对该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构建思路、基本内容以及构建过程中的问题等做了详细阐述,对于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能源生产过程控制课程教学改革

      2021, 38(3):114-119.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19

      摘要 (610) HTML (0) PDF 1.04 M (4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能源生产过程控制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专业课程,也是控制理论与工程案例相融合的一门课程,其教学改革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突破口,其将成为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新型试验田。通过分析原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及人才培养目标等现存的问题,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专业内涵、工程实训课程及校企联合培训基地建设,创新评价机制,极大增强了教师工程授课能力,切实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工程实践的能力。

    • 基于对分课堂的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探微

      2021, 38(3):120-124.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20

      摘要 (478) HTML (0) PDF 1.02 M (4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在高校普遍推行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分课堂作为新型的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将课堂上的教与学一分为二,具有突出学生主体性、强调学生自主研究、促进师生交流等突出特点,将其应用到高校教学中,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相比而言,高校传统课堂教学却存在着对大学生的启发明显不足、学生主体性尚未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等弊端。为此,高校需积极、果断地采取以生为本、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师资培训、合理分组、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等策略全面提升高校教学水平,从而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 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教学冷思考

      2021, 38(3):125-129. DOI: 10.3969/j.issn.1673-9477.2021.03.021

      摘要 (896) HTML (0) PDF 1.02 M (3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课堂在中国"异军突起"。然而,高校的思政课智慧课堂教学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究其原因,首先与思政课的课程性质有关。思政课的使命在于培育正确"三观",而基于对错判断的大数据智慧教学平台,很难真实记录学生的思想,更难去分类评价和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其次,智慧课堂要求精细化管理,以学生内生驱动性学习为基础,现有的中班及大班思政课教学,以及中西方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注定了当下的思政课智慧课堂教学存在不少障碍。尽管思政课智慧课堂教学存在种种困难,但其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讨论促进知识内化和价值生成的教学方式,仍然值得思政课教学改革借鉴。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